七月
一脚踩进动静皆宜的夏日里
牡丹大道的紫薇花正开得散漫
荷塘里的荷叶随微风摇头晃脑
伴着清脆的鸟鸣
晒太阳的人长在花草树木间
感知着夏天的慢与闲
好奇心被悉数打开的时刻
记录下这份惬意与美
再自然不过
以美之名的时刻,恰逢举城迎接第12届世界运动会,彭彭在起于丽春镇碧鸡村都江堰界点,流经丽春镇碧鸡村和元义村,止于丽春镇元义村郫都区界点,境内全长7.6km,流域面积3.86km的柏条河范围内,拍下与成都市重要水源地——柏条河相遇瞬间,以镜头留下不同的视角与脚步之间的水生态之美,一个个瞬间组成画卷的时刻,期待你的共同参与。
柏条河是岷江内江水系干流之一,因两岸柏木成林而得名。历史上,柏条河为李冰“穿二江成都之中”的其中一江(另一江为走马河)。起于都江堰城区蒲柏闸,在丁公鱼嘴与蒲阳河分流,流经都江堰市幸福、天马,郫都区唐昌、唐元、三道堰等乡镇(街道),至郫都区与走马河分支徐堰河汇流入“府河”,至合江亭与“南河”汇流进入“锦江” ,全长44.8km。
柏条河在彭州市境内全长约7.9公里,涉及成都市自来水六厂、七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约0.14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约3.28平方公里,共计3.42平方公里。
历史上的柏条河是与藏羌地区贸易的货物运输干道和沿岸商贸动脉,有“西运第一江”美誉。战国时期,秦国将柏条河及其下游的府河作为军事运输线和军需补给线。常璩在《华阳国志》中写道:“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万斛,浮江伐楚”。神奇的柏条河还流传着“李冰开江”“二郎担山赶太阳”“鲁班造船妹修碾”的传说故事。
弹指一挥间,沧海桑田,彭州柏条河两岸早已换了人间。这条源自都江堰的清流,不仅是滋养天府之国的命脉,更是彭州大地上一条灵动的翡翠丝带。
它流淌过平坦肥沃的膏腴之地,孕育了生态植被丰茂、气候温润宜人的沃野。这里处处绿树成荫,花香袭人,蜿蜒的河流、星罗的湖泊、葱郁的湿地、古朴的林盘与如画的田园,共同交织出彭州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其中柏条河,是这画卷中最灵动的笔触。
沿着清澈的柏条河水岸,精心铺设的生态步道如丝带般舒展。漫步其上,河风拂面,水流潺潺,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将自然与自在巧妙编织于彭派生活之中。
选一处河畔铺开野餐垫,层次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在眼前徐徐展开,水生植物群落构成了净化水质的天然屏障。在自然中尽情呼吸畅行,更是不可或缺的自在体验,任谁看了,都忍不住拿起手边镜头,定格这一份夏日的气息。
俯瞰柏条河,河道如风筝线,连起了一幅生态画卷。目光随水流往远方,沿途风光无限好,处处引人注意。你看,和煦微风下,水波潋滟。
将目光投向河道两侧,常有水鸟在清澈的水边悠然栖息、自在飞翔。它们的存在,是柏条河生态健康最生动的注脚,引得摄影者频频驻足,捕捉这灵动的瞬间。这伴水而生的自然之美,无论从哪个角度凝视与记录,都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在柏条河沿岸的社区,水天之间,孩子们追逐嬉戏的身影,老人们围坐下棋聊天的闲适,浓浓的生活烟火气在此弥漫开来,与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相得益彰。
伴着四季的风,在成都世运会来临之际,各类休闲运动场景也与绿意盎然的滨水空间热情相拥,焕发出城市的蓬勃生机。动起来,与水相遇,感受自在,发现美好。柏条河沿岸的每一份精彩、每一个自在的瞬间、每一帧动人的画面,都值得用心记录。
如今,彭州持续推进柏条河水生态治理,成效斐然,“一河清水、两岸锦绣、城水相融”的美丽画卷正日益动人。它作为成都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之一,其纯净与健康,关乎千家万户,维系着整座城市的命脉。
因此,当我们用镜头记录她的美时,心中更应怀有一份敬畏与责任:请珍惜她的清澈,不乱丢垃圾,不污染水体;请呵护她的生态,不惊扰水鸟,不破坏湿地植被;请守护她的宁静,文明打卡,让更多人能共享这份自然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