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6年,在今成都彭州市太平乡发现了一块画像砖尤其珍贵,它反映了汉代成都地区的养老尊老之风,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院。 
      上图这块画像砖画面方正,构图完整:砖的正面刻有一座储存粮食的仓房,粮仓的台阶前筑有阶踏之道。仓房正面开有两门,一道门闩横在外面。仓房的顶上有两个气窗,以供散发潮气。粮仓修在高台上,且有两个顶窗用以透气,说明当时的粮仓已具备防潮功能。      这块画像砖展示的粮仓比较高大,而且门闩在外,显然是官府粮仓。在仓房的前面刻有3人。仓前的左侧地面铺有一席,席上坐一戴着冠帽身着长服的人物,此人似为管理粮仓的官员。这位官吏伸出两手,指挥着右边的人,官吏的面前放着一大一小两个盛装粮食的量器。      中间弯腰站立一人似乎是粮仓里的仆役,他在官吏指挥下,手持量器正向右边的老人倾倒粮食。老人躬身跪跽于地,一手持着一把执鸠杖,一手扶着粮袋,正注视着那位仆役把粮食倒入自己的袋中。他手持的那把鸠杖显示出他的年龄,同时也揭示出汉代的养老制度。 
 
 
      汉代鸠杖又称王杖,就是在手杖的扶手处加上斑鸠形状为饰,以此得名。在汉代,鸠杖是政府倡导尊老养老的赠物。《后汉书·仪礼志》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即在秋天的第二个月,官府要入户调查人口,向年满70岁的老人授予鸠杖,还要给老人粥饭,以示政府的尊养老礼仪。在古代,活到70岁的人并不多见,故七十高龄被称为“古稀”之年,鸠杖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相当于现在的“老年荣誉证书”,获赠的老人有资格享受政府的生活补贴。画像砖中的场景,正是官府向老人“行糜粥饮食”的养老场景。 
      上图为汉代铜鸠杖首实物,于2000年在重庆忠州宣公墓出土,长14.3厘米,宽4.5厘米,高9.6厘米。铜鸠杖首的鸠嘴长而弯曲,凸眼长尾,鸠爪蜷曲于筒外两侧,似抓握状,通体刻饰羽毛,栩栩如生。为什么要向老人赠送鸠杖?史书记载,那时的人们看到斑鸠吃东西时不会被噎,于是设计出鸠杖赠送老人,寓意着对老人健康的祝福。      汉朝社会的尊老养老之风,是和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倡导分不开的。西汉初年,汉文帝下“养老诏”:“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汉书·文帝纪》)要求官吏在年初慰问老人时,不能用陈旧的谷粟,还规定朝廷要向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赐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90岁以上的老人要加赐帛二匹、絮三斤。西汉晚期,汉成帝下诏规定:老年夫妻无儿女供养者可获准经营酒类生意,并且一律免税。东汉明帝时,朝廷在一次祭祀活动后的宴会上,派遣使者用安车把“三老”“五更”的老人代表迎接到辟雍殿,明帝亲自在殿门前恭候施礼迎接,还向老人们赠送酒肉谷米和鸠杖,举行养老礼仪式。      汉代时,朝廷提高了对老人的优抚力度,在老人的社会地位、赋役以及刑罚上均有所涉及。据1981年在武威发现的“王杖诏书令”记载,持有鸠杖的老人“比六百石”,待遇大致相当于一个县的县长,出入官府不必行趋俯之礼,还可以“行驰道旁道”。这个驰道本是皇帝专用的车马之道,绝对禁止其他任何人行走,即使是皇帝的儿子也不例外,然而却特别准许持杖的老人行走驰道的旁道。      在赋役的减免上,刘邦在高祖二年就免除了县、乡三老的徭戍,汉文帝时又将赋役的减免扩大到一般高龄老人。凡满九十岁的老人,可以免除家中一个成年儿子的赋役(赋役注:分为赋税和徭役,赋税分为土地税,人头税,资产税。徭役分为兵役和力役);年满八十岁的老人,可以免除两人的算赋(算赋注:针对15-56岁成年人的人头税)。      汉武帝更进一步,年满八十的免除家庭的算赋,九十免除家庭的兵役。减免赋役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减轻高龄老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这些家庭的青壮年能够在家安心奉养老人,以尽子女的孝道。此外,汉政府还根据老人的年龄、爵位分别实行了“免老”和“睆老”政策。“免老”就是免除老人的全部赋役,“睆老”则是减免部分赋役。      汉代对老人的优待,还表现在老人犯罪后的从宽处理和对老人权益的保护上。对高龄老人有罪当刑者,若社会危害性较小,可以减、免一定的处罚或免于起诉。同时,对各种欺辱老人和对老人的不孝行为将施以重刑,以保护老人的身心不受到任何侵害。      官府禁止侮辱、打骂和虐待古稀老人,违反者要被处以“大逆不道”罪名,甚至斩首。西北地区出土的汉简记载说,当时有陇西郡、河南郡百姓二人,分别为小事辱骂老人,并将老人的鸠杖折断;在陕西长安曾发生过官吏殴打七旬老人的案件。上述案件引起汉朝皇帝亲自过问,并下了御批,诏令当众斩首,以明法纪。      两千年后的今天,尊老、敬老、爱老、养老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政府倡导、家庭孝养、社会关爱已蔚然成风。关爱老人,就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现在做起!      在彭州市博物馆一楼还展示了各种题材的汉代画像砖,这些画像砖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通过其丰富题材内容,真实地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欢迎大家来参观!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彭州市博物馆 《养老画像砖》[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