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之城   彭州故事   彭州掌故丨堋口茶【特产篇】
返回列表
查看: 908|回复: 0

彭州掌故丨堋口茶【特产篇】

[复制链接]

4673

主题

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4864
发表于 2023-5-3 11: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
110231do74oxcx0nnyx7w7.jpg

堋口茶

110232yg6i1kidklb212l2.jpg 堋口茶亦名丹景素茶,因丹景山下的堋口镇而得名。堋口茶有石花、仙崖等品种,是彭州茶的精品。该茶生长在丹景山、三昧水一带。这一带唐宋时期称为马鞍山、茶笼山。处于湔江出口,是山区和平原的交界处。土壤红色,呈酸性。气候温和湿润,山中云雾缭绕,适宜于名茶生长。该茶与山中牡丹共生共长,具有振奋精神,消除疲劳,醒酒解毒,清胃消食,减肥消瘦、润肤健美、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等作用。唐朝时被列为剑南道(四川古称剑南道)八州中最佳者。中国茶圣陸羽在《茶经》中说:“剑南以彭州上,绵州、蜀州次;邛州次;雅州、泸州下;眉州、汉州又下。”茶出彭州茶笼山。所产石花、仙崖等上品曾为贡茶送往京城。
110232z13pe31znvcp1zvn.jpg
110232g6afipfk05s7wc7g.jpg 110232rbrrzq3rhki62khq.jpg 相传五代时,前蜀皇帝王衍偕嫔妃游幸三昧水时,一年轻和尚献茶。王衍见之肌肤润泽,红光满面,言谈中充满生气,心中甚喜,便问和尚年纪。答曰:“山僧一百有八。”王衍诧异,遂问长寿之术。和尚答:“山中花开日,仙芽入室藏。”并向王衍解释说,每当牡丹花开就采摘山中芽茶制作收藏,常年饮服,就可长寿。从此,王衍每年派人到茶笼山取茶。此风一开,士大夫及文人雅士皆以饮“仙崖”来体现自己的身份和高雅的品格。该茶属秘传做法,清香奇异,其特点由诗人概括为:“久品新芽香犹在,细嚼嫩蕊味亦长。”
110232hh1ehc6s5tuu6m63.jpg

110232rlen1cevlvx1lv55.jpg 110232x0dn23d086t8847q.jpg 堋口茶开发较早,五代毛文锡《茶谱》中说,彭州有“蒲村、堋口、灌口,其园名仙崖、石花等。其茶饼小,而布嫩芽如六出花者尤妙。”宋人所著道家经典《云笈七签》记载,堋口茶笼山有富户张守珪常“雇男女佣工百余”为之制茶,其规模已属不小。《元丰九域志》记载了茶笼山下堋口场设有专卖茶场的情形。北宋彭州守吕陶《净德集》记载,堋口茶场在宋神宗熙宁十年四月“十七日收买茶六万斤。”可见堋口茶产量之大。这是唐宋时期堋口茶发展的高峰期。后来,因政治经济等原因,堋囗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110233x5nnfh5xjze5h2e7.jpg

110233iwmfgvv4twn00x0z.jpg 110233lhdp1dcxhd2tdtlg.jpg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发展集体经济,由供销合作社统一收购,堋囗茶规摸发展约两千余亩,有短期发展。八十年代,土地承包后,茶场被肢解,分块承包给各家,茶叶不再统购。大部分散块茶场被开垦他用或任其荒芜,大批茶树成为野茶。堋口茶与牡丹共生共长,牡丹象征富贵,齐白石画牡丹时曾称为“大富贵”。为此,1994年丹景山管理处与一批有识之士组建“蜀中旅游产品开发公司”筹备组,筹备组开发“堋口茶”时以“彭州大富贵”命名,不以仙崖称之。样品一问世,即获美誉。后因无人专管,便搁置下来。1996年,刘光源担任丹景山管理处处长时,管理处与彭州市林业局再次开发堋口茶。 研制的“仙崖”产品,质优味美,获得美誉。丹景素茶之名即传扬开去。
110233m1wbbnpdbdnbw23d.jpg

110233trr5rr9jfp9cdg2r.jpg 110233goxobnymzjebjmt7.jpg 堋口茶的绿茶系列采用丹景山、三昧水山中(即陸羽《茶经》、毛文锡《茶谱》中的马鞍山、至德寺一带)的“明前茶”、“雨前茶”制作。叶芽细嫩,条索紧细。冲泡时,叶芽均匀成朵。叶似花瓣,芽若鸦嘴,随着冲泡次数,时而浮摇直上,时而纷纷下墜,如诗如画,令品茶者陶醉。
110233bfmwsoiwil1zkqli.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收藏:0 | 帖子: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