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放松只有躺平刷手机?在成都后花园彭州,一群“会玩”的小伙伴,把假期过成了“上天入地”的户外运动嘉年华。从地面到空中,从河谷到高山,彭州市域内海拔落差高达4300多米,独特的自然禀赋成就这片户外运动天然沃土。 想体验自由的感觉?滑翔伞安排!站在海拔上千米的山巅,助跑、腾空,瞬间拥抱整个彭州。专业教练一带一,小白也能秒变“空中飞人”。“我从业7年,累计带客5000人次左右,高峰时一天一个教练就要飞19趟左右,近几年学滑翔伞的人明显增多,从零基础到独立自主去飞,滑翔伞从一个很小众的运动逐渐成为大众运动。”彭州筋斗云滑翔伞基地负责人徐昊说道。
飞完不得找个舒服地儿“瘫”着?露营的风这不就吹来了。135亩的通济花海露营地拥有40多个露营平台和23个深度露营DIY体验区,依山傍水的超大草坪,飞盘局、草坪瑜伽、亲子定向越野随时无缝嵌入。困了想来杯咖啡,无人机外卖直接送到帐篷边,喝的可不只是提神,更是彭州户外的“未来感”。
你以为古镇只有喝茶打麻将?海窝子古镇表示:格局打打开!这里可是彭州户外“新地标”,全地形车、户外徒步、丛林穿越……“传统文化+户外基因”混搭毫无违和感。看到户外运动兴起带来的流量,“90后”民宿主理人思璐把自家传统农家乐“打翻重来”,民宿升级打通了“运动-住宿”的消费链条,让“过夜经济”更火。“我家原来是非常传统的农家乐,夏天的时候一些叔叔阿姨会过来长住避暑。但因硬件设施的老旧,留不住年轻游客。目前随着赛事增加,热爱户外运动的年轻朋友会组团来玩。我还整理了一份当地户外运动攻略,发给入住的客人,同时也在网上分享。”彭州市海窝子山海民宿主理人付思璐介绍道。
自2020年以来,彭州已累计实施户外运动旅游、体育基础配套、文体旅融合等项目建设128个,总投资额超2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一万个。去年彭州文、体、娱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1%,实现旅游总收入121.40亿元,接待游客超2009万人次。彭州这波操作,精准踩中了“体育+”和“微度假”的风口,体育消费新场景正成为撬动区域文旅消费升级的有力支点。 体育背后看经济: 在四川,户外运动早已不是简单的刺激与放松,而是拉动消费升级、点燃区域经济的“显眼包” 看广度:从彭州滑翔伞“野”上天,到西岭雪山滑雪、龙泉山城市森林骑行、环四姑娘山越野跑、攀枝花阳光康养徒步……全省“水陆空”立体式体育消费场景遍地开花,“体育+”深度融入文旅肌理。 看热度:甘孜“骑友经济”也成为川藏公路沿线村庄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去年全年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3亿元。“冬游四川”以真金白银的政策激活消费潜力,让冰雪经济撬动淡季旅游;成都“公园城市”绿道骑行,也直接带动户外装备销售额升级。 看力度:户外运动产业带动健全消费链,装备制造、智能穿戴、赛事运营、研学培训等新业态蓬勃生长,四川也正在高质量建设户外运动目的地,通过在建设户外运动营地、打造精品线路、培育赛事品牌等多方面发力,积极申报国家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加速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文旅彭州 《“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丨成都彭州:“上天入地” 解锁“野”趣户外新玩法》[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