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有个同事。
刚认识那段时间,我下楼买零食问需要带什么东西。
她说,带芒果味的东西吧,芒果味的都可以。
今天,我约她谈事,顺便带了芒果。
结果她告诉我,她其实不喜欢吃芒果。
之所以执着于芒果味,不过是自己小时候赶集想吃芒果,但被妈妈说了一句:太贵了。
她说还记得那时妈妈穿的衣服都快磨破了,那时家里确实很穷,但黄黄的芒果看上去真的很好吃。
上大学的时候也不舍得买水果,因为知道自己学费是妈妈摆摊赚来的。
直到后来工作,终于吃到了芒果—并不如想象的那般好吃。
2
前段时间,曾有个年轻的孩子跟我吐槽自己的父母:现在你的生活条件比我们小时候好很多了,为什么你还不好好学习呢。
我发现,现在很多孩子是不知道什么是吃苦,什么是穷。
他们的出生就超越了很多人,还要问那些人:何不食肉糜。
真正穷人家的孩子,千百年前有,数十年也有,现在依旧存在。
现在穷人家的孩子,不光要当社会的牛马,还要当父母的养老金,DNA的传递者;出了社会,还要面对周公子、北极鲶鱼。
有网友问为什么北极鲶鱼还没有被通报结果?
因为人家本来就没有错,她描述的就是自己阶层的生活。
只不过,她在吃着韭菜们提供的红利时还吧唧嘴,还顺嘴骂着底层的下等支那人。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北极鲶鱼们依旧在享受生活呢。
3
穷人生孩子就是资本的韭菜,吃的垃圾食品,干着危害身体的工作,每天还要给你洗脑叫你努力上进。
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办公室的白领们自以为自己的表现优于父母。
其实这不过是因为经济结构转型造成的误会而已。
现在在公司的格子间里面哼哧哼哧做PPT的那些人,和当年踩着缝纫机的女工们,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同理,父母当年在菜市场讨价还价一分两分和现在抢红包很起劲的差不多;
父母当年非要给遥控器套个塑料袋跟现在手机非得戴个套也差不多;
现在每天刷微博刷朋友圈的人,跟当年蹲墙根晒太阳磕瓜子的人也没什么区别....
就是这样的环境,还要鼓励大家生孩子。
也是,不生孩子廉价劳动力、人口红利哪里来?
4
穷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因为穷时时处于偏激、抱怨状态。
有的家庭穷,但是给孩子创造了丰富的精神世界,温馨的生活环境,教会了孩子穷且志坚。
但是有的家庭因为穷无时无刻不在,抱怨无时无刻不在歇斯底里,这种家庭的孩子最可怜,本来物质就不丰富,心理上还处处受到亲人的贬低和打压。
不过一般都是赢者通吃,富人家庭和睦有爱,穷人家庭各种负能量满天飞,这才是现实世界。
6
穷人,到底应不应该生孩子。
这问题真的应该去问问那些因为家庭穷没机会读书,而不得已早早出来做底层工作,还要每个月寄钱补贴家里的穷人的孩子们。
这个世界很不公平。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被童年致郁。
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国家还没真正的老龄化,除了政治宣传,我并没有感受到对于生孩子真金白银的政策优惠。
如果真的鼓励生育,真的人口匮乏,想必会有更多直观的鼓励政策。
所以说到底,现在还没那么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