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寺位于成都市彭州市城区,初名大空寺,始建于东晋咸康三年(337年)。 梁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志公禅师扩建寺院。 唐天授二年(691年),武则天更名大云寺。 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诏号龙兴寺。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废寺为闲地。 唐大中二年(848年),预知禅师重建龙兴寺。
龙兴寺以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宝塔闻名天下,是中国现在仅存的19座真身舍利佛塔之一。 宝塔始建于东晋义熙二年(406年),原为天竺僧人昙摩掘义(智洗禅师)所建木结构塔。预知禅师改建为密檐式砖结构塔,塔体方形,密檐17级,高35米,68角皆悬马蹄铃,是我国最古老的宝塔之一。 明末清初,塔体从上至下四角分裂,并坠去东北一角。 1923年,南半部垮塌,仅存西北一角。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能海法师倡议重修宝塔。能海上师亲赴印度,到加尔各答菩提场访取金刚佛塔样。 1948年,动工在古塔东侧建造样塔。1949年,主体完成,因故停工。文革后,复建。1985年夏,安装铜质宝顶及装修工程。塔基15米见方,主塔高25米,四隅塔高8米,塔表龛供佛菩萨像844尊,塔内装藏经、典像、图、器等法物。
1992年,彭县人民政府函第86号文件正式批复同意佛教协会自筹资金修建宝塔。 1992年12月31日(农历腊月初八),龙兴寺开始拆除重修,由中国第五冶金建设工程公司四公司四处承建。 1994年4月19日(农历三月初九),举行奠基典礼。新塔按国家城市规划,由四川省建筑设计院本着体现佛教建筑风格的特点进行设计,根据当年能海法师访印度加尔各答的菩提加雅大塔形建造。大型龙兴宝塔由1座17层高81米主塔和4座各高26.7米隅塔组成,塔基为30平米见方。塔身呈方锥形,为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表面为假石面,铜质漆金塔顶。龙兴寺塔为17层,堪称全国级数最多的古塔,供奉铜铸、玉雕佛像,计1080尊。 1997年末,竣工。由马识途题写龙兴舍利宝塔顶。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壹图视角 《【旅行•印记】彭州市 ∣ 龙兴寺》[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