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 以“关注四川首个春秋假 社会资源联动 合力打造快乐假期”为题 报道了成都市青少年宫 在秋假期间开展的多元化课外实践活动
11月12日—14日秋假期间,成都市青少年宫制定了“秋假不停课+精彩活动乐翻天”专属计划,推出了多种多样的以亲近自然和社会体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防灾体验馆学逃生
搭建帐篷、翻耕土地、种植大蒜 在考古遗址修复文物…… 作为成都娃的“成长加油站” 成都市青少年宫在这个秋假 给孩子们攒了一箩筐“玩中学”的惊喜
成都市青少年宫青少年与未来防灾体验馆 每天面向青少年提供 1200个免费体验参观名额
地震模拟、烟雾迷宫等声光电互动项目 搭配专业导师指导 让孩子在趣味中掌握避险自救技能 筑牢安全防线
搭配 “财富值管理” 模式 财商与劳动能力双提升
在迷彩少年成长营 队列训练、战地急救 CS 对抗轮番上演 纪律意识与爱国情怀慢慢扎下了根
宝墩遗址的考古体验区 孩子们化身“小小考古家” 从清理土层到拼接碎片 连呼吸都放轻—— 原来课本里的“宝墩文化” 是泥土里藏着的千年故事
在黄继光纪念馆 孩子们学黄继光烈士的 成长历程与英雄事迹 讲解员的话让不少孩子红了眼眶
在中江挂面村 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搓面、盘面 孩子们坐小火车穿过向日葵花田 不由感叹:“原来我们的乡村这么美!”
全市8个校区同步开放托管活动
以“轻松托管+兴趣体验”模式 把创意手工、科学实验 体能游戏全安排上
最受欢迎的是“小小非遗设计师养成计划” 三日贯通古今美学 围绕“非遗 × 审美 × 创造力”展开 让孩子们在沉浸式的艺术氛围中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人民公园,孩子们支着画架 老师现场示范构图 色彩捕捉与细节刻画 引导孩子从花形 光影和色彩变化中“看懂”秋天 通过“观察—体验—创作”的沉浸式实践 孩子在秋日蓉城的烟火中感受自然之美 城市之美与生活之美
从防灾技能到劳动智慧 从古蜀文明到城市烟火 这个秋假 成都市青少年宫助力孩子们 把“成长”融进 每一次动手 每一场探索
当教育跳出课本 灿烂的不仅是孩子们的笑脸 更是城市对青少年发展的用心 ——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画卷 正从这些生动实践里 慢慢铺展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青聚锦官城 《央视点赞!成都市青少年宫解锁秋假的N种快乐》[阅读原文]。 |